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份《决定》不仅涵盖了广泛的改革领域,也特别强调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多项重要内容。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解读和整理。
《决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这包括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确保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决定》强调要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这将有助于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决定》还提出有序推进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基本覆盖医疗资源薄弱省份。这些措施将显著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超75%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达到基本标准……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改“接力赛”中,医疗、医保、医药密不可分。《决定》提出要探索建立医疗、医保、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使医改更加直接惠及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挥各类商业保险补充保障作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