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行业资讯

智慧服务4级评级要求分析、应对策略及相关系统总结


01


前言

2019年3月份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20219月,全国首批29家医院通过智慧服务级评审(其中14级)。截止2023年,根据相关通报已有70多家医院通过级评级,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医院通过级评审。

鉴于智慧服务评级刚推出不久,目前大部分的医院都是以级评级为主,之前也整理过一些关于级评审的系统要求,详细参见前面文章《医院智慧服务评级如何高效通关——智慧服务3级8大系统》

随着通过级智慧服务评级医院数量的不断增加,智慧服务级评级需求也已逐步出现。目前通过级评级的医院并不多,因此医院方面对于级评级的要求相对比较陌生。

本文将结合我们的一些实践,同时也参考了与业界专家交流的部分内容,整理此篇,供大家参考。



02


慧服务级评审要求整理

智慧服务级的整体要求是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即患者医疗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

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总共有诊前、诊中、诊后、全程、基础与安全5大类17项业务项目,45条系统功能评估内容(其中基本项29项,非基本项16项)


     

类别

业务项目

基本项

系统功能评估内容

诊前服务

诊疗预约

(1)可根据患者检查、治疗情况,自动为患者提供预约安排参考;

(2)可按照患者住院预约情况,辅助医师、科室制定工作计划;

(3)对于相互影响的治疗、手术内容可自动错开预约时间;

(4)支持患者使用虚拟就诊卡完成院内全流程就诊;

(5)支持患者在线完成实名认证,如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

(6)支持患者通过网络预约申请住院时间、床位类型等信息。

急救衔接

(1)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数据对接,医院可将特殊急救能力及项目(如心梗、脑梗等)信息上传至区域急救平台;

(2)支持救护车与医院的远程交流,医院可获取救护车中采集的患者信息;

(3)按照患者病情,动态给出急救安排建议、准备计划等。

转诊服务

(1)可接收医联体内医院发送的电子转诊申请单,直接生成本院的电子住院单;

(2)可为基层机构提供在线医疗咨询,对于高危情况可通知基层医师处理。

诊中服务

信息推送

(1)实现消息通知的分级管理,允许患者屏蔽非关键信息;

(2)患者能够在移动端实时查询等候状态,包括:候诊、检查、治疗等;

(3)患者家属能够在移动端实时查询手术进展情况;

(4)应患者要求,可通过移动端提供电子版病历及图像资料;

(5)经患者授权,可查看患者院外电子病历信息。

诊后服务

标识与导航

(1)为患者提供与个人诊疗活动相关的院内定位与导航服务;

(2)患者可在移动端实时查询相关诊疗科室位置及患者排队诊疗情况。

患者便利保障服务

(1)系统可根据患者病情自动推荐服务内容,如护工推荐、餐饮推荐、预约轮椅/推车等;

(2)患者可在线实时查询便利保障服务的状态。

患者反馈

(1)系统支持对投诉意见的分类处理,可通过短信、APP消息等方式通知医院管理部门;

(2)对于患者投诉支持以短信、APP消息等方式回应;

(3)可根据患者就诊活动,动态推送满意度调查内容,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就诊活动可对应。

患者管理

(1)可根据病情自动提示患者关注相关健康指标,如运动、血压、血糖、体重等;

(2)支持患者提问的自动应答功能;

(3)支持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信息系统查看患者相关病历资料。

药品调剂与配送

(1)支持向第三方机构推送电子处方,电子处方应有防篡改功能;

(2)能对基层机构开立的处方进行审核及合理用药检查;

(3)支持患者在线完成药品配送付费及配送地点选择,患者可在线查看药品的配送情况。

家庭服务

定期监控患者情况,并提示医师处理患者异常。

基层医师指导

(1)为基层机构提供在线临床决策辅助,可通知医师处理患者高危情况;

(2)支持开展远程查房或远程手术指导等。

全程服务

费用支付

(1)支持患者使用自有移动设备查询待缴费用,并使用移动设备缴费,包括:挂号费、诊疗费、药费、预约检查费用等;

(2)支持电子发票的生成和数据推送。

智能导医

(1)系统可根据患者历史诊疗情况、检查、治疗安排等,给出分诊建议;

(2)患者可在移动端根据部位、病情等信息进行简单的分诊。

健康宣教

(1)患者可使用自有移动设备及PC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可反馈至医院系统存储;

(2)可根据患者病历资料自动完成风险评估,并将结果推送给患者或者监护人。

远程医疗

(1)支持远程医疗与线下诊疗业务无缝集成;

(2)针对慢病、复诊患者,可实现在线交互诊疗,在线开具处方、检查单、检验单等,至少支持1项。

基础与安全

安全管理

(1)互联网环境下患者敏感数据须加密存储,加密必须采用国产加密算法;

(2)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所有数据须进行加密传输;

(3)设有专门的信息安全岗位,定期组织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并及时修补系统漏洞;

(4)使用患者院外信息须有患者电子授权。

服务监督

可为所管理的慢病患者自动生成慢病监控记录。



03


要求分析及实现建议


我们针对每条评估的内容,结合了整个文档,做了一些简单地分析,也包括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那具体如何实现?需要明确在哪个系统,如何实现。
具体如下表所示:


业务项目

系统功能评估内容

要求分析及实现建议

一、诊前服务

诊疗预约

1)可根据患者检查、治疗情况,自动为患者提供预约安排参考;

检查治疗预约,主要各检查治疗科室相关系统需要提供预约安排功能,这里检查建议可以上统一医技预约系统,提供一站式预约服务

2)可按照患者住院预约情况,辅助医师、科室制定工作计划;

这里可以在住院相关系统中升级改造,我们的经验,是开发了一个一站式入院服务系统,包括“入院登记(预入院)——检查/评估——入院通知——入院安排”,提升住院服务体验

3)对于相互影响的治疗、手术内容可自动错开预约时间;

因为这里涉及的是治疗和手术,需要统一安排,所以我们的思路是通过上面提到的统一医技预约系统实现相关治疗自动错开预约安排

4)支持患者使用虚拟就诊卡完成院内全流程就诊;

患者流程相关系统(线上、线下、自助机等)改造,支持全程虚拟卡应用

5)支持患者在线完成实名认证,如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

主要在掌上医院系统支持实名认证(至少一种模式)

6)支持患者通过网络预约申请住院时间、床位类型等信息。

我们经验是在掌上医院开发了“入院登记”功能,实现在线申请功能

急救衔接

1)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数据对接,医院可将特殊急救能力及项目(如心梗、脑梗等)信息上传至区域急救平台;

有开展急救医院,通过120急救系统,实现相关功能

2)支持救护车与医院的远程交流,医院可获取救护车中采集的患者信息;

3)按照患者病情,动态给出急救安排建议、准备计划等。

转诊服务

1)可接收医联体内医院发送的电子转诊申请单,直接生成本院的电子住院单;

在双向转诊系统,我们做了“一键入院”功能,可以直接生成本院电子住院单

2)可为基层机构提供在线医疗咨询,对于高危情况可通知基层医师处理。

因为都是转诊相关功能,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在转诊系统中增加在线咨询功能与高危通知(PC或掌上医院医生端增加转诊咨询与高危通知功能(预留紧急电话,紧急情况电话联系))

二、诊中服务

信息推送

1)实现消息通知的分级管理,允许患者屏蔽非关键信息;

3级就有消息中心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患者消息订阅功能,非关键信息患者可以自己选择是否接收

2)患者能够在移动端实时查询等候状态,包括:候诊、检查、治疗等;

3级就有候诊状态查看功能(可线下),在掌上医院增加实时等候状态查询功能

3)患者家属能够在移动端实时查询手术进展情况;

在掌上医院增加实时手术进展查询功能

4)应患者要求,可通过移动端提供电子版病历及图像资料;

在掌上医院增加相关报告查询及电子病历查看申请功能(可以PDF等格式提供)

5)经患者授权,可查看患者院外电子病历信息。

院外病历因为信息对接问题,通过患者移动端提供院外病历上传功能,并增加患者授权功能,通过授权相关医生可查看患者院外电子病历信息

三、诊后服务

标识与导航

1)为患者提供与个人诊疗活动相关的院内定位与导航服务;

上线院内导航功能,考虑体验效果,可同时考虑“数字陪诊”(见前面关于就医智管家系统介绍)功能

2)患者可在移动端实时查询相关诊疗科室位置及患者排队诊疗情况。

患者便利保障服务

1)系统可根据患者病情自动推荐服务内容,如护工推荐、餐饮推荐、预约轮椅/推车等;

3级评级就要求至少完成1项便利服务功能,包括“查询、预约、缴费”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动推荐和在线实时状态查询功能。

2)患者可在线实时查询便利保障服务的状态。

患者反馈

1)系统支持对投诉意见的分类处理,可通过短信、APP消息等方式通知医院管理部门;

3级就有患者投诉功能要求,在该功能基础上支增加分类管理和短信、APP消息回应功能

2)对于患者投诉支持以短信、APP消息等方式回应;

3)可根据患者就诊活动,动态推送满意度调查内容,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就诊活动可对应。

3级就有满意度调查功能要求,通过该系统或功能,支持问卷设计及内容动态匹配(患者就诊活动),并可通过移动端推送满意度调查问卷

患者管理

1)可根据病情自动提示患者关注相关健康指标,如运动、血压、血糖、体重等;

3级评级已有复诊、用药、生活指导等个性化提醒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指标关注提醒。

2)支持患者提问的自动应答功能;

因为是诊后服务,我们做法是提供AI健康咨询功能,为患者提供就医咨询和健康知识自动问答功能

3)支持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信息系统查看患者相关病历资料。

对于医联体医共体医院,提供患者病历查看功能,考虑网络或区域互联的一些复杂性,我们在医生移动端做了该功能(医生移动端给基层医生开通账号,授权后可访问相关患者信息)

药品调剂与配送

1)支持向第三方机构推送电子处方,电子处方应有防篡改功能;

根据医院实际业务场景,支持该功能,比如药品外配,或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流转到第三方医药机构配送)

2)能对基层机构开立的处方进行审核及合理用药检查;

远程审方功能,单独增加该系统或在HIS药房系统增加该功能,实现基层处方流转审核功能

3)支持患者在线完成药品配送付费及配送地点选择,患者可在线查看药品的配送情况。

根据业务场景,支持患者在线药品配送相关情况(该模式当前互联网医院系统基本都能支持)

家庭服务

定期监控患者情况,并提示医师处理患者异常。

3级有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要求(有该业务开展医院),在该功能基础上增加定期监控功能和异常情况处理功能

基层医师指导

1)为基层机构提供在线临床决策辅助,可通知医师处理患者高危情况;

3级中已经有远程影像、心电、实验室检验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在线临床决策辅助功能,并增加高危情况通知功能

2)支持开展远程查房或远程手术指导等。

增加远程查房和远程手术指导功能

四、全程服务

费用支付

1)支持患者使用自有移动设备查询待缴费用,并使用移动设备缴费,包括:挂号费、诊疗费、药费、预约检查费用等;

3级已有门急诊缴费、住院缴费、住院预交金支付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挂号费、诊疗费、药费、预约检查费用支付功能,以及待缴费查询功能

2)支持电子发票的生成和数据推送。

掌上医院增加电子发票功能

智能导医

1)系统可根据患者历史诊疗情况、检查、治疗安排等,给出分诊建议;

增加智能导诊系统

2)患者可在移动端根据部位、病情等信息进行简单的分诊。

增加快捷导诊功能(根据部位病情快速分诊)

健康宣教

1)患者可使用自有移动设备及PC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可反馈至医院系统存储;

3级有查看医学知识、注意事项和宣教内容等功能要求。我们开发了风险评测功能,支持患者自助评测和自动分险评估(根据病历资料),并可推送给患者

2)可根据患者病历资料自动完成风险评估,并将结果推送给患者或者监护人。

远程医疗

1)支持远程医疗与线下诊疗业务无缝集成;

主要实现与线下系统数据和业务(如转诊、开单等)一体化服务,如需要的患者可一键转诊,完成入院登记等

2)针对慢病、复诊患者,可实现在线交互诊疗,在线开具处方、检查单、检验单等,至少支持1项。

我们开发了远程门诊系统,支持针对慢病复诊患者,可实现在线交互诊疗,在线开具处方、检查单、检验单等功能

五、基础与安全

安全管理

1)互联网环境下患者敏感数据须加密存储,加密必须采用国产加密算法;

相关系统改造及人员配置,满足相关要求

2)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所有数据须进行加密传输;

3)设有专门的信息安全岗位,定期组织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并及时修补系统漏洞;

4)使用患者院外信息须有患者电子授权。

服务监督

可为所管理的慢病患者自动生成慢病监控记录。

1级要求有对于公共卫生关系信息(包括漫步管理)有系统记录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动慢病健康记录生成功能(如有该业务)



04


相关系统整理

基于以上的要求分析,同时考虑到大多数医院系统的级评级已经建设,所以本人列了几个比较关键的系统(要新建或者升级内容多或工作量比较大的系统)

系统的要求在下表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就不再一一展开。


分类

涉及关键系统或功能

说明

诊前服务

医技预约系统

涉及较多检查、治疗预约功能,可通过该系统一站式实现

入院一站式服务系统或功能

要求支持患者入院申请及自动辅助科室安排工作等要求

双向转诊系统

对应转诊服务部分需求

120急救系统(有该业务医院)

对应急救衔接部分要求

诊中服务

掌上医院改造

患者服务入口,对应信息推送,涉及很多功能升级改造(不仅仅诊中部分,包括诊前、诊后、全程各部分)

诊后服务

院内导航系统(可选:数字陪诊)

对应标识导航部分功能

患者关系与慢病管理系统

包括投诉、满意度调查、诊后健康等,需要升级完善(也可各功能单独建设)

AI智能客服+AI健康咨询

要求自动问答,结合上下文,最好能支持就医和健康咨询问答服务

远程电子处方或药事服务系统或功能

主要实现电子处方流转与远程审方等功能

互联网医院药事服务

支持处方流转和患者在线配药送药上门服务

远程查房/远程手术指导系统

对应基层医生指导要求

全程服务

智能分导诊系统

对应智能导医功能

健康评测系统或功能

对应健康宣教分险评估要求

远程会诊+远程门诊系统

远程会诊主要要实现与线下业务无缝集成,远程门诊主要实现针对慢病、复诊患者,可实现在线交互诊疗,在线开具处方、检查单、检验单等功能



05


总结

随着智慧服务三级评级通过的医院数量逐步增加,智慧服务四级评级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多。

本文结合了我们的实践,整理了对应的要求,应对策略及涉及的系统等。目前,四级评级已通过的医院并不多,我们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也有限,本文内容供大家做个简单的参考,也非常欢迎有经验人员能够指正并提出更好建议,以符合相关的要求。




转载作者:王雪峰 特扬网络创始人 HIT实践者


编辑:Alize.Z



观点分享  共同进步 

感谢关注、点赞和转发





赞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